“一帶一路”如何牽引區域版圖之變
時間:2015-03-11 來源:工商聯官網
2013年9月7日,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發表重要演講,首次提出了加強政策溝通、道路聯通、貿易暢通、貨幣流通、民心相通,共同建設“絲綢之路經濟帶”的戰略倡議;2014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大會上,李克強總理以“共同開創亞洲發展的新未來”為題發表演講,全面闡述了中國的亞洲合作政策,并特別強調要推進“一帶一路”的建設。
《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》指出要擴大內陸沿邊開放,建立開發性金融機構,加快同周邊國家和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,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、海上絲綢之路建設,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。2014年“一帶一路”(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)同時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。
新絲綢之路經濟帶,東邊牽著亞太經濟圈,西邊系著發達的歐洲經濟圈,被認為是“世界上最長、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大走廊”。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將串起連通東盟、南亞、西亞、北非、歐洲等各大經濟板塊的市場鏈,發展面向南海、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戰略合作經濟帶,以亞歐非經濟貿易一體化為發展的長期目標。
可以說,“一帶一路”牽動了大半個地球的經濟脈搏,而中國經濟格局也將因此而變。為此,本刊編輯部特選取“一帶一路”上的核心城市,通過系列深度報道,觀察區域經濟版圖之變。